掩饰隐瞒罪5000元退赔20000可以不起诉 (一)

掩饰隐瞒罪5000元退赔20000可以不起诉

优质回答先说结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隐罪”)是可以争取不起诉的。

一、什么样的行为会构成掩隐罪?

掩隐罪是一个典型的事后帮助的行为,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事前无共谋。

如果行为人在事前就与他人通谋,犯罪后帮助其销赃或者掩饰隐瞒,则不构成本罪,而是构成前述犯罪的共犯;

第二行为。

如果是行为人自己事后销赃,或者掩饰隐瞒则不构成本罪,因为从常识常情来说,不能期待他们不做这样的事情。

那么,在了解了掩隐罪的特点之后,我们再来说说本罪一般会如何处罚呢?

我国《刑法》规定: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3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如何争取不起诉?

不起诉,意味着案件到审查起诉阶段便宣告终结,也即不会将案件移送到法院,也不会给当事人留下案底。

在司法实践中,不起诉分为三种:

如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当时确实根本“不明知”系违法所得,那么自然不构成犯罪,也就是法定不起诉;

如果没有相关证据能够证明当事人实施了掩隐罪的行为,也即存疑不起诉;

如果确实构成本罪,但是参与程度较低,作用较小,仅有少量违法所得,那么如果当事人愿意认罪认罚、退赃退赔、如实供述所犯事实,那么则可能构成酌定不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符合本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认罪、悔罪并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为近亲属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且系初犯、偶犯的;

(三)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

所以,如果想要争取不起诉需要综合考虑掩隐罪的数额、危害后果、上游犯罪的危害程度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

三、给家属的建议

从司法实践来看,检察院对于是否起诉有着较为严格的审查和考虑。

若没有律师给出专业建议,当事人难以意识到哪些事实对自己的量刑有利。但如果请到了一位专业、负责的刑事辩护律师,律师能通过递交辩护意见说明相关情况,为当事人向办案机关更好地争取不起诉的结果。

毕竟,一旦检察院做出不起诉决定,就意味着不会留有案底。

因此,我真诚地建议各位家属早日请律师介入,以便在各个阶段都能作出最有利的选择,从而争取到更好的结果。

掩隐罪是什么意思 (二)

优质回答掩隐罪即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已经实施了某一犯罪行为后,采取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掩盖、篡改或销毁与此案件相关的证据或信息,以达到逃避或减轻处罚的目的。

掩饰隐瞒犯罪后果:

1、受到刑事处罚:掩饰隐瞒犯罪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如果被发现后将面临刑事处罚,可能会被判刑或者罚款。

2、费用增加: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请律师来帮助自己辩护和掩盖证据,那么他们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律师费用。

3、信誉受损:掩饰隐瞒犯罪的行为往往会影响个人或者组织的声誉和信誉,这对于一个人或者公司来说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4、自身安全受威胁:如果掩饰隐瞒犯罪的行为涉及到涉案人员或者其他违法分子,那么可能会引起对其人身安全的威胁。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1、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的;

2、产生的收益十次,或者三次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的;

3、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等或者救灾、抢险、防汛、等,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的;

4、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5、严重妨害相关单位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综上所述,要是发现属于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的收益,公民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而不是对其加以掩饰、隐瞒,这样做只会让自己也涉嫌构成犯罪,然后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掩隐罪能判缓刑吗 (三)

优质回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有可能判缓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顾名思义就是掩饰、隐瞒犯罪分子的不法经济收入,当然这种行为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但也有可能判处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可缓刑条件如下: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司法实践中,如果在交易过程买卖双方都心照不宣,犯罪嫌疑人矢口否认,又没有卖赃者已告知收赃人赃物来源的供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

1、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那么直接依据法律司法解释关于明知的法律推定;

2、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以外的普通财物,则采用事实推定的方法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对赃物不法来源“明知”的认识程度:一是看赃物交易的时间、地点,如夜间收购、路边收购,对“明知”认识的程度就大于白天收购、市场收购;二是看赃物的品种、质量,如果赃物属于刚在市场发行的新产品,则不法来源的可能性就大,因为合法的所有者不会轻易卖掉,除非抢劫或盗窃所得赃物;三是看交易的价格,是否显著低于市场价值,根据经验,一般卖赃者所得赃款仅仅是赃物鉴定价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四是看有无正当的交易手续,卖赃者是否急于脱手;五是看赃物与卖方身份、体貌的匹配性以及卖主对赃物的了解程度,等等。然后分别列出可证明“明知”的基础事实和可反驳“明知”的基础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再结合人们一般的经验法则、逻辑规则判断哪一方的事实和理由更为充分可信,最后推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的结论。

综上所述,只要所犯的掩饰隐瞒犯罪不属于累积犯罪,并且所犯罪行较轻被判罚的期限是在三年以下的就可以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如何区分帮信罪与掩隐罪 (四)

优质回答区分帮信罪与掩隐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明知的内容不同:

帮信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对他人的具体犯罪内容并不知情。这里的“明知”是概括性的认知,即知道他人可能在进行网络犯罪活动,但不清楚具体的犯罪内容和细节。掩隐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且对于资金的具体性质以及销赃的金额是明确知道的。这里的“明知”具有更具体的指向性,即知道所处理的资金是犯罪所得,并了解其性质和金额。

行为性质不同:

帮信罪:是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通常是犯罪中的一环,为犯罪的实施提供帮助行为。例如,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掩隐罪:是事后的帮助行为,上游犯罪已经既遂,系事后的销赃行为。例如,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行为人的主动程度不同:

帮信罪:行为人可能只是单纯地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没有进一步的主动操作。例如,出租、出售银行卡给上游犯罪分子,但没有进行其他主动型操作。掩隐罪:行为人除了提供银行卡等物品外,还应上游犯罪分子的要求,进行转账、刷脸、输入密码登录账户等主动型操作,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综上所述,帮信罪与掩隐罪在明知的内容、行为性质以及行为人的主动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实际案件中,需要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来准确区分两者。

明白了掩隐罪是什么罪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泰豪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