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投毒

复旦大学投毒

### 复旦大学投毒案:一场悲剧的反思

2013年4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投毒案件,这起案件不仅夺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更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人性、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的深刻讨论。本文将详细回顾这起案件,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案件背景与人物介绍

案件发生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宿舍内,被害人黄洋与犯罪嫌疑人林森浩均为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来自四川自贡荣县,是家里的独子,就读于耳鼻喉科专业,并在2013年考入博士。林森浩,广东汕头人,成绩优异,因高考680多分的高分被中山大学录取,后保送至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两人同住一寝室。

投毒事件的经过

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在宿舍内听到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即将到来的愚人节,计划做些节目整人。林森浩联想到其他学校用毒整人的事件,便萌生了投毒“整”黄洋的念头。3月31日,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带至寝室,并注入饮水机槽。4月1日,黄洋饮用后,出现干呕等症状,并于当日前往医院就诊。

黄洋的病情迅速恶化,从最初的

视屏《复旦大学投毒案》?

优质回答复旦投毒案,指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1。

相信关于复旦大学投毒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泰豪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