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法律问题时,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相似却实则有所区别的罪名,投毒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便是其中一例。许多人或许以为这两者是同一概念,但实际上,投毒罪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中已被更名为投放危险物质罪。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法律术语的与时俱进,更深刻体现了对公共安全保护范围的拓展和细化。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涵盖面更广,不再局限于“毒物”,而是包括了放射性物质、传染病病原体等多种可能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物质。
- 1、投毒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 2、哪些情况算投毒
- 3、投农药构成投毒罪吗
- 4、投毒是什么罪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投毒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一)

贡献者回答投毒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实质上没有区别。以下是具体解释:
1. 投毒罪已被取消: 投毒罪原本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在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和2002年3月15日两高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中,投毒罪已被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毒罪罪名被取消。
2.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定义: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一罪名涵盖了原本投毒罪的行为,且范围更广,包括了投放其他类型的危险物质。
3.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具体条款和量刑标准依据犯罪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定。
综上所述,投毒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在现行法律体系中没有区别,投毒罪已被投放危险物质罪所取代。
哪些情况算投毒 (二)
贡献者回答只要将这些毒物投放的位置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就属于投毒。
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1059剧毒农药等。鸦片、大麻、吗啡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投放毒物的场所很多。为了毒害群众,有的在公用的自来水池、水渠、水井、公共食堂的水缸、饭锅以及公共食品中投毒;为了毒害牲畜,有的在牧场的饮水池和牲畜饲料中投毒;为了毒害家禽,有的在饲料中投毒,等等。 投毒罪是危害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物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投毒罪。
投农药构成投毒罪吗 (三)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如果是1059剧毒农药的,那么就构成投毒罪。所谓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1059剧毒农药等。犯本罪一般会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投毒是什么罪 (四)
贡献者回答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1059剧毒农药等。
投毒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物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投毒罪。
投放毒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投毒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通过上文关于投毒案件农药物证的相关信息,泰豪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泰豪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