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常茹律师:新入伙的合伙人,是否要对入伙前的合伙债务承担责任? (一)

最佳答案合伙企业具有人合性,以其合伙人的信誉和信赖而组成,因此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需要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这一点区别于股东的有限责任。那么新入伙的合伙人,是否要对入伙前的合伙债务承担责任
网友咨询:
新合伙人仍需对入伙前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吗?
上海博拓律师事务所苑常茹律师解答:
新合伙人仍需对入伙前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需要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负有限责任,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需要对合伙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
投资有风险,入伙须谨慎。新入伙的合伙人在入伙前,最好委托专业团队做尽职调查,对合伙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仔细权衡后再决定是否入伙,避免因合伙企业“旧债”太多,导致自身承担大量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第三十九条 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第四十四条 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入伙协议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苑常茹律师解析:
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的区别:
一、责任的区别: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二、交易的区别:
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企业进行交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普通合伙人不得同本企业进行交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全体合伙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人数的区别:
有限合伙企业人数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两个50个以下合伙人设立,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1个普通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设立有2个合伙人,人数没有上限。
四、责任的区别:
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对外代表组织,只按合伙协议比例享受利润分配,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合伙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普通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即使是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而给合伙企业造成债务,在对外责任的承担上依然是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尽管对内其他合伙人可以追索有过错的合伙人。
五、利润的区别:
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
六、份额出质的区别:
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
七、经营的区别:
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他人合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普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苑常茹律师主要提供民商事法律服务,擅长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及期货交易纠纷
个人合伙合同纠纷哪些可以作为证据? (二)
最佳答案在合伙合同纠纷里,合伙协议,合伙清算协议可以作为证据,是庭审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各个合伙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合伙人的出资方式,出资金额也可以作为证据。
一、个人合伙合同纠纷哪些可以作为证据
合伙协议、合伙清算协议是必须有的,特别是个人合伙,单位合伙还可以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个人合伙无法核算双方的收入、支出以及盈利多少,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跟案件相关的证据。
合伙合同纠纷的证据有:
1、主体及经营资格情况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2、合同关系设立情况合同书、有关合同内容的补充的条款、变更的条款等;
3、合同的履行情况交接的货物品种、型号、数量、包装等;
4、请求保证合同效力的,要提供合同是否真实有效的证据或根据。
二、合伙合同纠纷立案标准是什么
合伙合同纠纷起诉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受理民事诉讼的条件包括原告与合同纠纷有利害有关系、有明确的被告等。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三、合伙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1、协商解决
合同双方当事人如果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了纠纷,首先应按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加以解决。既不应采取消极拖延的办法,也不应采取扣发货物或拒付货款的办法自行行使法律处分权,因为这两种做法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合同纠纷律师按照法律规定,应该首先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协商解决纠纷,双方是建立在互谅互让、平等磋商的基础之上,不影响团结以及今后的继续合作,还可以节省时间、人力物力。
2、调解
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仲裁解决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纠纷是常用的一种方式。
4、诉讼解决
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当事人双方在无特殊约定的情况直接通过向*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诉讼解决纠纷时合同纠纷比较常见和有效的方法。
合伙合同纠纷的证据目录一定要有合伙协议和合伙清算协议这两个,合伙合同纠纷立案标准适用于《民事诉讼法》中的立案标准,有四个条件,分别是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诉讼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要在人民*受理的民事诉讼的范围内。
合伙合同纠纷账目不清楚怎么办? (三)
最佳答案合伙合同纠纷中涉及账目不清楚的情况可能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以下是一些应对合伙合同纠纷中账目不清楚的建议:
1.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合伙合同纠纷中的账目不清楚,最好寻求专业的会计师或律师的帮助。专业人士可以对账目进行审查和分析确定合伙关系中的资金流动和责任分配。
2. 搜集证据:尽可能搜集与纠纷有关的所有证据。这可能包括合伙合同、银行对账单、收据、发票、合作协议等文件。这些证据可以帮助澄清账目,确定资金流动和责任分配。
3. 协商和调解:尝试与合伙人进行协商和调解,以解决账目不清楚的问题。合作方可能存在误解或错误记账的情况,通过面对面的谈判和沟通,可以尝试解决分歧。
4. 法律诉讼:如果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账目不清楚的问题,可能需要考虑法律诉讼。在寻求法律援助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程序和适用的法律条款。
5. 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合伙合同纠纷中账目不清楚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确保在合作开始时,明确规定财务事项的约定
和账目管理方式,明确各合伙人的权利和责任。建议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和审查,及时记录和备份交易记录,以确保账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6. 调查和取证:如果存在合伙合同纠纷中账目不清楚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调查和取证。这包括收集相关文件、询问相关人员、查看银行和财务记录等。这些调查和取证的过程可以提供更多的证据和信息,有助于澄清账目并解决纠纷。
7. 专家鉴定:在账目不清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请专家进行鉴定。这可能包括会计师、财务顾问或专业评估机构。他们可以对账目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估,为解决纠纷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8. 学习和改进:面对合伙合同纠纷中账目不清楚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并进行改进。建议在合作开始之前制定详细的财务管理计划和制度,确保账目的准确记录和管理。此外,要加强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关注财务事务,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总之,合伙合同纠纷中账目不清楚是一种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寻求专业帮助、搜集证据、协商和调解、法律诉讼等都是解决账目不清楚的有效途径。同时,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包括明确财务事项的约定和账目管理方式,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和审查,及时记录和备份交易记录等。
此外,调查和取证、专家鉴定以及学习和改进也是解决账目不清楚问题的重要步骤。
在处理合伙合同纠纷中账目不清楚的问题时,务必保持冷静和理性。尽量以合作和解决问题为导向,避免情绪化的行为和争吵。与合伙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有助于达成互利共赢的结果。
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合伙合同纠纷中账目不清楚的问题,最好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帮助。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关法律意见和解决方案,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
总结起来,处理合伙合同纠纷中账目不清楚的问题需要采取专业、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通过寻求专业帮助、搜集证据、协商和调解、法律诉讼等方法,可以解决账目不清楚的问题,并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此外,预防措施和改进也是重要的,以确保合作关系的财务事务能够清晰、透明地进行管理。
合伙开店没签合同一人想退怎么办 (四)
最佳答案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合伙人之间仍然存在口头或事实上的合伙关系。如果一方想要退出,应该首先尝试与其他合伙人进行协商,达成退伙协议。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法律帮助,了解具体的法律途径和后果。
一、尝试协商
当一方想要退出合伙时,首先应该与其他合伙人进行沟通,解释退出的原因和意愿。通过协商,可以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确定退伙的时间、方式以及退伙后的权益分配等。协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二、查阅相关法律规定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查阅相关的法律规定,了解合伙关系的法律要求和后果。在中国,合伙关系主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调整。根据该法,合伙人之间应当签订书面合伙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协议,但存在事实上的合伙关系,仍然受到该法的约束。
三、寻求法律帮助
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了解具体的法律途径和后果。律师可以帮助分析合伙关系的性质、退伙的合法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等问题。在律师的指导下,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处理退伙事宜
在获得法律建议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退伙事宜。如果退伙是合法的,可以与其他合伙人协商制定退伙协议,明确退伙的时间、方式以及退伙后的权益分配等。如果退伙存在争议,可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提起诉讼或仲裁等。
综上所述:
当合伙开店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且其中一方想要退出时,应该首先尝试与其他合伙人进行协商,达成退伙协议。如果协商无果,可以查阅相关法律规定并寻求法律帮助。在处理退伙事宜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第四条规定:
“合伙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该法第十条规定
:“合伙企业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该法第十一条规定:
“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二个合伙人。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有书面合伙协议;
(三)有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
(四)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相信关于合伙合同纠纷律师咨询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泰豪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