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多少可以定罪 (一)

贡献者回答三十万元。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的,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经济犯罪。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 国有资产流失罪量刑标准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非法集资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参与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
1、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第三十八条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负责人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并对其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规定对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负有责任受到撤职纪律处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负责人,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负责人;造成企业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或者被判处刑罚的,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负责人。
公务员因失职造成国家10万元损失,给予什么处理 (二)
贡献者回答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因工作失误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但已进行弥补,如果损失已经挽回,则可以不被定性渎职罪。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公务员因失职造成国家10万元损失,给予什么处理
1、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情况严重的涉嫌渎职罪。
2、重大经济案件是指涉案金额较大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侵占等经济案件。重大责任事故是指因失职渎职、玩忽职守行为对人民银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虽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造成恶劣影响的事故。《民法典》明确发生重大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并造成50万元(含50万元)经济损失的,其上一级单位的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追究责任:
(一)对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不传达、不贯彻,致使下一级机构未能及时了解和落实的;
(二)对下一级单位管理不严,监督检查不力或对管理工作中已暴露的重大隐患、漏洞不重视,未能及时解决的。
二、违法辞退职工的补偿金怎么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员工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可以要求赔偿吗
1、首先应当看劳动合同的约定及规章制度的规定。
2、在员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员工应当负赔偿责任。
3、是否全额赔偿尚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应当和员工的过错程序、收入水平相适应,不宜全额赔偿;但也有相反的观点认为应当全额赔偿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各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有相应的职责,员工需要为自己工作失误造成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给公司造成的损失高达好几十万元属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如果是故意这样做的,不排除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公职人员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问题的处理 (三)
贡献者回答有关公职人员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无法弥补、挽回损失的构成渎职罪。渎职罪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损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民中的形象,导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的犯罪。
法律分析
根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应该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三百九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第四百零二条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四百零六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何认定给国家造成的损失 (四)
贡献者回答在网络上散布他人私照、辱骂他人轻则违法,重则构成犯罪。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构成侮辱罪。因此,在网络公共平台上散布他人私照、辱骂或者编造对他人不利的虚假信息,对他人的生活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情节严重的就会触犯刑法规定的侮辱罪。需要注意的是侮辱罪是亲告罪,即除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外,只有本人起诉的,才会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如果大家遇到了上述情形,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讨回公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怎么定罪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泰豪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