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某中学的校园内突然笼罩上了一层不安的阴影。一群学生在午餐后不久,相继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紧急情况迅速在老师的察觉下被上报至学校管理层。初步判断,这些症状可能与食物中毒有关。校方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一边联系急救中心将学生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一边封存了食堂当日的留样食品,以便卫生部门进一步检测,查找食物中毒的具体原因。
- 1、学生食物中毒的案例
- 2、谁知道国外食品中毒案例,给我一个.万分感谢用
- 3、滑蛋牛肉为何不建议吃
- 4、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引起事物中毒的原因、事物中毒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处理原则;
本文目录导航:
学生食物中毒的案例 (一)

答新华网成都9月3日电(记者 刘大江、刘海) 四川省崇州市实验小学日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入院治疗人数至少已达200多人,但没有发现学生死亡的情况。
据崇州市委宣传部介绍,9月3日上午,崇州市实验小学45名学生出现轻微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目前已全部送往当地人民医院进行集中治疗,病情已全部得到控制”。
这些学生初步诊断为“胃肠炎引起的不适”,住院的学生“症状较轻微,现无生命危险”。
记者从崇州市卫生局了解到,中毒者系该市实验小学1至6年级学生。2日该校就有学生出现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3日上午医院紧急收治数名学生后,即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情况。这些学生不同程度出现头疼、发烧、腹泻、腹痛和呕吐等症状,据初步诊断,系食物中毒,发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3日夜在崇州市人民医院看到,医院三层楼都住满了学生,走廊两边都有加床。记者从一个护士的登记本上看到,该层住有110个学生,正在接受治疗。记者初略统计,在人民医院大致住有200多名学生。
据部分家长反映,有很多学生是2日晩间和3日送来的,其中今天入院者最集中。记者还看到,直至3日晚间,仍有一些学生被陆续送进医院。
据悉,目前四川省、成都市调查组已赶到崇州市进行调查。(完)
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就诊人数246人次,目前仍有91人留院观察,病情基本稳定。
周三下午,中山大学校医院内挤满了前来就诊的孩子,部分孩子当场呕吐。
中山大学附属小学52名师生,经调查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至周三晚上6时许,部分学生病况加剧,加上人数较多,校医院一时无法处理过来,只好转往其他医院救治。
广州市疾控中心、海珠区卫生监督所等有关部门接报后迅速赶赴现场调查。
午饭热祸
多名学生表示,他们可能是因为吃了上午课间餐的不干净食物导致食物中毒的。
当天课间餐期间,学校给学生们吃了豆浆、红豆糕,当时就有学生发现豆浆有异味。
中午,一些学生开始感觉不舒服,到了下午四五点左右,出现不适的学生越来越多,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
经到校医院检查才发现可能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发生食物中毒。
由于中毒者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怀疑与学生课间餐食用的豆浆和红豆糕有关。
向中山大学附属小学提供这些食品的广州市弘毅食品有限公司已被责令暂停生产经营。中毒事件的具体原因尚在调查当中。
谁知道国外食品中毒案例,给我一个.万分感谢用 (二)
答海洋中有众多的食藻动物,以食藻为生。而海藻为了生存,某些藻种往往会产生一些使食藻动物拒食或毒化的次级代谢物——“化学毒素”。引起人类中毒的藻类毒素性食物中毒,系指某些含有毒素的藻类(主要是单细胞微藻)通过食物链毒化海洋鱼、贝、人类因摄食被毒化的鱼、贝而发生的食源性中毒。此类食物中毒在国外已成为严重的卫生学问题,因此被列为最重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此类中毒在我国虽然报导不多,但随着我国远洋捕捞业的发展及沿海滩涂养殖面积的扩大,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必然有所改变,与此有关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十几年来,国外对海洋藻类毒素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拟就此类中毒的有关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麻痹性贝毒中毒(PSP)
该中毒是因人食用含毒贝类后出现神经麻痹症状而得名。此类中毒在欧美早有记载,历史悠久。日本截止1989年查明的此类中毒发生了7起,146人中毒,4人死亡。东南亚及中美洲地区80年代也曾连续发生过几起食用文蛤等双壳贝而使数百人中毒的事件。我国浙江沿海1967—1979年间曾连续发生40起织纹螺(Nassarius SP)引起的中毒,中毒人数423人,23人死亡,其症状与PSP类似。
PSP主要是神经系统受累,发病急骤,潜伏期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开始唇舌和指尖麻木,继而腿臂和颈部麻木,然后出现运动失调。病人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多数患者意识清楚,随病程的发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严重者常在2~24 h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引起PSP和毒素是近年来才为人们所知,这群毒素是最先从巨石房蛤中提纯的石房蛤毒素 (Saxitoxin。STX)的同系物,大多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1975年以来,新石房蛤毒素(neo STX)、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GTX)等同类化合物相继被发现,至今已被确认了19种成分。
该群毒素在高温和酸性环境中稳定,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通常的烹调不能使其破坏。STX的毒理作用与河豚毒素(TTX)基本相同,都是小分子非蛋白质水溶性化合物,LD50为9μg/kg BW(小鼠ip)。此种毒素是典型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滞Na+通过膜进入细胞内,使膜失去极化状态,从而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虽然作用与TTX有重叠性,但化学结构不同,可能不是作用于同一受体。
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引起PSP的主要贝类包括:紫贻贝(Mytilus edulis)、加州贻贝(M.californianus)、巨石房蛤(Saxidomus gigantenus)、扇贝(Chlamysnipponnensis akazara)、巨蛎(Crassostrea gigas)等瓣鳃纲的贝类,从腹足纲的波纹蛾螺(Buccinum undatum)、夜光蝾螺(Turbo marmorata)、塔形马蹄螺(Testus pyramis)中也曾检出过麻痹性贝类。除贝类之外,1969年日本曾发生食用奄美、冲绳地方产的铜铸熟若蟹(Zozymus aeneus),花纹爱洁蟹(Atergatis floridus)和颗粒扁足蟹(Platypodia glanulosa)等甲壳类动物引起的PSP。野口玉雄报道,东南亚国家由毒蟹引起的中毒事件已发生数十起,且导致多人死亡。现已查明,毒蟹的毒素是以STX群高毒性成分为主。
许多研究结果发现,原属无毒的贝类只在不同的季节和海域被毒化,且大多数与“赤潮”有关,后来在某些形成赤潮的单细胞微藻中检出了麻痹性贝毒,并且相应海域的食藻型贝类大多数被毒化。现已基本搞清,导致贝类被麻痹性贝毒毒化的藻种主要有:热带海域的涡鞭毛藻(Pyrodinium bahamense varcompressa )、北太平的链状膝沟藻(Protgonyaulax catenella)、北大西洋的塔玛尔膝沟藻(P.tamarensis)等。
2 腹泻性贝毒中毒(DSP)
腹泻性贝毒是比麻痹性贝毒发现更晚的一类新毒素。1976年夏,日本宫城县发生一起食用贻贝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食物中毒,研究者从该贝类的中肠腺分离出一种能杀死小鼠的脂溶性贝毒,后命名为“腹泻性贝毒”。到1983年,日本发生了多起由该毒素引起的中毒,中毒人数达1300多人。在此期间,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也相继报道,如1981年西班牙的加利西亚沿岸发生约5000人中毒,1983年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南岸有3394人中毒,1984年挪威斯卡格克海峡沿岸有数百人中毒,此外,荷兰、瑞典和南美洲的智利也曾发生过此类中毒。中毒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一般病情较轻,尚未报道有死亡。
迄今发现,与DSP有关的毒素有:鳍藻毒素(别名:翅甲藻毒素)—1,3(Dinophysistoxin,DTX—1,3)、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扇贝毒素(Pectenotoxin,PTX)及具有相同毒性作用的Yessotoxin(YTX)。目前,腹泻性贝毒存在10种的聚醚化合物已被确认,其中9种成分的结构已被阐明。此群毒素为脂溶性,不溶于水,对热稳定,通常的加热处理不易破坏。由于毒素仅局限于贝类的中肠腺,因此对大型贝类而言,如除去该部位可避免中毒。DTX1的LD50为160μg/kg BW(小鼠ip), PTX1—3的LD50为250—350μg/kg BW, PTX4的LD50为770μg/kg BW,而PTX5和YTX的确切毒性尚未得出。
研究发现,被腹泻性贝毒毒化的贝类仅限双壳贝,尤以扇贝、紫贻贝引起的中毒较多,其次是杂色蛤、文蛤、黑线蛤和贻贝等。在日本周围海域,贝类被毒化的时间是初夏至秋季,一般从4月中旬到5月开始发生毒化,6~7月达到高峰,9~10月消失。虽然贝类毒化期间未必出现赤潮,但贝类毒化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提示贝类染毒系由浮游生物(藻类)所致。目前已确认,在日本、美国主要与倒卵形鳍藻(Dinophysis fortii)有关,渐尖鳍藻(D.acuminata)和尾状鳍藻(D .cauda)可疑。在欧洲,后二者是毒化贝类的主要藻种。
3 西加中毒
西加中毒(又名雪卡中毒)是热带和亚热带珊瑚礁发达海域有毒鱼类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初因人食用加勒比海一带名为“Cigug”的—种海生软体物动引起中毒而得名,现在此类中毒泛指西加毒素(Ciguatoxin,CTX)、刺尾鱼毒素(Maitotoxin,MTX)和鹦咀鱼毒素(Scaritoxin,STX)引起的中毒。
西加中毒多发生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以珊瑚礁鱼为通常食用鱼的地区尤为多见。加勒比海周围,佛罗里达、波多黎各、维尔京群岛、夏威夷、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日本冲绳等地经常发生,印度洋地区也有报道。全世界每年此类中毒者估计达数万人。
美国1977~1981年共发生西加中毒事件70起,中毒人数367人。日本自1965~1986年的22年间共发生28起,300人中毒。据HabermehI等报道,1993年11月在马达加斯加岛,因食用一种真鲨科鲨鱼导致500人中毒,98人死亡,这是迄今报导的最严重的一起西加中毒。
此类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口唇麻木,温度感觉逆转,肌肉及关节痛、呕吐、腹泻,常伴有脉博变慢,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共济失调,瞳孔散大和呼吸肌麻痹。神经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不经治疗者其自然死亡率为17%一20%,经积极抢救死亡者不足1%,死因多为呼吸肌麻痹所致。有人观察,凡发病后24 h仍存活者预后较好。
迄今,已测定出西加毒素和刺尾鱼毒素的化学结构。CTX为脂溶性毒素,LD50为0.45μg/kg BW(小鼠ip)毒性比TTX强20倍。其主要毒理作用是在神经和肌肉细胞膜上选择性地增加钠离子的通透性,促使Na+大量流入细胞内,该作用恰与TTX相反,并对其有拮抗作用。MTX为水溶性毒素,LD50为0.17μg/kg BW(小鼠,ip),毒性比TTX强50倍,是目前已知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该毒素能选择性地活化钙离子通道,促使Ca2+流入细胞内,并因此引起细胞膜去极化。药理学试验证明,MTX可引起血管和消化道平滑肌的持续性收缩。
导致西加中毒的鱼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些鱼类在甲地是无毒的,在乙地则成为有毒的;有的仅在生殖期毒性增强;有的幼体无毒,大型个体却有毒。对其毒性的形成,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与鱼类摄食有关。通过对法属波利尼西亚甘比尔群岛鱼的食饵及肠内容物分析发现,剧毒甘比甲藻(Gambierdiscus toxicus)是导致西加中毒的起因生物。据记载,甘比尔群岛常常发生大量西加中毒的病例。Randall和Dickey等从多方面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此种毒藻在适宜的气候及理化条件下,可以形成“水华”(bloom),通过食物链而使鱼类被毒化。迄今已发现,有400多种鱼类可被此毒藻所毒化,其中多数为底栖鱼类及珊瑚礁鱼类。经常引起中毒的食用鱼有:双棘石斑鱼(Grouper)、鲷(Red snapper)等。被毒化的鱼肝脏、卵巢及性腺的毒性大于肌肉,Yasumoto报道,鱼肝的毒性为肌肉的50~100倍。
4 记忆丧失性贝中毒(ASP)
1987年11 ~12月间,加拿大大西洋沿岸的爱德华王子岛发生一起因食用养殖紫贻贝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156人,死亡3人。中毒者症状奇特,多数在食后3~6 h发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流涎,同时出现记忆丧失,意识混乱、平衡失调、不能辩认家人及亲朋好友等严重精神症状。严重者陷于昏睡状态,重症者多为老人,并伴有肾脏损害,其中12人病愈后记忆丧失长达18个月之久。由于其它贝类中毒未见类似症状,因此将这种中毒暂定为“记忆丧失性贝毒中毒”。后经加拿大国立大西洋研究中心的专家们确定,中毒物质为软骨藻酸(Domoic acid),并肯定该物质来源于经常在加拿大东海岸形成赤潮的一种硅藻(Nitzchlia pungens forma multiseries)。
软骨藻酸是一种兴奋性氨基酸,具有驱虫作用。该物质最初由竹本常松教授从红藻类—树枝软骨藻(Chondria armata)中分离出来,并确定其结构。其LD50 约10mg/kg BW(小鼠,ip)。从中毒死亡者的病理解剖可见脑的海马回、丘脑和杏仁核都有损伤,这与用软骨藻酸进行动物试验的病理结果相同。
从引起中毒的紫贻贝中检出的软骨藻酸含量高达0.3—0.9 mg/g。1991年日本从由美国进口的一种大型蟹(Cancer magister)的内脏中检出软骨藻酸,这说明硅藻不仅可以毒化双壳贝,还可毒化其它甲壳类动物。毒化贝类的硅藻在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曾引起过赤潮。除硅藻外,东南亚悔域不同季节产的树枝软骨藻该物质含量均高达1000μg/kg,从该海域采集的其它红藻类Jania capillacea Coelothrixirregularis等也含有大量的软骨藻酸。在日本奄美等地,民间经常用树枝软骨藻来驱虫,但对其毒害作用并不了解,日本鹿儿岛县屋久岛曾有2人因食用这种海藻中毒死亡。
滑蛋牛肉为何不建议吃 (三)
答不建议吃滑蛋牛肉主要是因为它存在潜在健康隐患,易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
新闻案例:曾有深圳宝安区多名食客在茶餐厅吃滑蛋牛肉后上吐下泻,其中一位女食客吃下滑蛋牛肉饭后,当天凌晨开始不停腹泻,拉了20 - 30次。原因分析:滑蛋牛肉为保证口感软嫩、蛋液滑溜,多采用小火操作且鸡蛋仅八、九分熟。若鸡蛋本身受污染且未完全熟透,食用后易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危害:鸡蛋是易感染沙门氏菌的食物,沙门氏菌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能引起食物中毒、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等。食用感染沙门氏菌的鸡蛋,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时会增加败血症或致死风险,尤其对小孩、老人和免疫缺陷个体威胁更大。不过,滑蛋牛肉本身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和铁,对营养不良者是不错的选择。只要确保鸡蛋新鲜、彻底煮熟,也能安全食用。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引起事物中毒的原因、事物中毒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处理原则; (四)
答4月13日中午,位于唐河县湖阳镇的唐河县第三高级中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89人出现不良症状,截至发稿时,尚有53人仍在住院观察治疗,其中26人确诊为食物中毒。
当日中午,唐河三高中学生在该校食堂就餐,食物为小白菜葱花面条、馒头。
就餐20分钟后有89人陆续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事件发生后,南阳市委、市政府,唐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该县主要领导及卫生、公安、疾病控制、教体、药监等部门负责同志立即赶赴现场,迅速展开救治和原因调查工作。目前治疗观察正科学有序进行,学生及家长情绪平稳。该县目前已迅速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学校为重点的食品安全大整顿、大检查,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003年10月12日我市某学院的一食堂发生一起由下水
道滴漏污染餐具及食堂用具等,未及时清洗消毒引起多菌感
染的食物中毒, 144名在该食堂用餐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中
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和实验室检查证实
为多菌混合感染所致,由于诱发食物中毒的原因较特殊,其中
一些病原菌在国内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
分析、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症状
144名食物中毒病人中均有腹痛、腹泻症状,其他为恶心
123人,占85·4%;呕吐98人,占68·1%;发热(体温在38℃
左右)38人,占26·4%。腹痛多为阵发性疼痛或绞痛,部位为
上腹部和脐周,腹泻多为水样便,以黄色水样便为主,部分学
生有米泔样及洗肉水样便,腹泻最多6次,最少2次。临床诊
断为急性肠胃炎,病人经输液和抗生素治疗后1~3 d康复,无
死亡病例。
1·2 潜伏期
本次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的为2·25 h,最长为31 h,平均
潜伏期10·15 h,发病曲线有高峰无余波,符合细菌性食物中
毒发病曲线特征。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发病经过
该学院在校学生6 000多名,有教工和学生食堂5家。1
月12日发生食物中毒的学生食堂,在正常情况下去那里就中
餐、晚餐的学生,据估计每天约有1 200余名学生在该食堂就
餐。由于在校学生较多,学生就餐的食堂相对固定,但具体就
餐人数难以统计,粗略估计发病当天去该食堂就中餐的约有
500余名学生,就晚餐的约有700余名。首例病人出现在当晚
5点,晚7点到次日早7点为发病高峰,次日21点后未新增病
人,其间陆续有144人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恶心、呕吐
2·2 现场情况
食堂的粗加工间荤、素食品未分池洗涤;餐厅和厨房未使
用防蝇设施,厨房切配区天花板、蒸饭区天花板下水管弯角、
热灶烹饪区右上方天花板处均可见从二楼下水管道处渗漏的
水滴,垃圾容器未加盖,待洗涤餐具容器杂乱堆放,引发原因
是二楼另一食堂于11日下午打扫卫生时,因下水管道堵塞捅
破了一楼食堂消毒间内上方下水道弯角,下水道中污水直接
滴入消毒间内的保洁柜、餐具和其他容器,而一楼食堂人员未
对受污染的餐具、容器予以重新清洗和消毒。
2·3 中毒餐次分析
选择不在该食堂用餐、无症状的学生142名与中毒病人配
对作相对危险度(OR)分析,确定其中毒餐次,由于中餐和晚
餐的菜肴一样,结果在该食堂吃中餐和晚餐的OR分别为
0·542(χ2=6·43,P<0·05)和2·487(χ2=7·14,P<0·01),暴
露组与非暴露组罹病率差异非常显著性,结合平均潜伏期,推
算本次食物中毒的中毒餐次应为10月12日中餐和晚餐,无明
确的致病原因食物。
3 实验室检查
3·1 标本来源
采集81名中毒学生肛拭、3份大便、1份呕吐物、10月12
日晚餐留样菜肴14份、米饭1份、其它食品2份(生咸肉、色拉
油各1份)和餐具15份,共117份样品。
3·2 检测方法及结果
检样按GB·4789 -1994[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方
法[2]和文献方法[3]进行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从84份病人粪
便中检出副溶血弧菌7株,溶藻弧菌6株,威隆气单胞菌6株,
非O1群霍乱弧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2株,其中1人同时检出
溶藻弧菌和威隆气单胞菌。在14份菜肴中,笋烤排骨中检出
副溶血弧菌;炒鱼圆和清蒸鳊鱼中检出溶藻弧菌;带豆炒方
腿、油焖笋、肉末海带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韭菜茭白丝炒河
虾和青瓜炒蛋同时检出溶藻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1份米饭和
1份生咸肉均检出奇异变形杆菌,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各种
致泻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呕吐物等未检出沙门
菌、志贺菌、各种致泻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气
单胞菌、致病性弧菌等。
3·3 食物中毒菌株鉴定
从各选择性平板上挑取的可疑菌落,分别用GNI+测试
卡,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VITEK-AMS仪(梅里埃公司生产)
上进行细菌的鉴定,其鉴定百分率(% id)在92% ~99%之
间,有8株细菌定为副溶血弧菌, 11株细菌定为溶藻弧菌, 6株
细菌定为威隆气单胞菌, 2株细菌定为非O1群霍乱弧菌、2株
细菌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7株细菌定为奇异变形杆菌。
3·4 药敏试验
用K-B法进行,药敏纸片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
司提供,在效期内使用。受检菌对氯霉素、丁安卡那、红霉素、
万古霉素、头孢唑啉、复达欣、先锋霉素Ⅴ、环丙沙星、氟哌酸、
强力霉素、菌必治、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均敏感,除嗜水气单胞
菌和威隆气单胞菌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外,其它菌株
对该两种抗生素敏感。
3·5 毒力试验
对8株副溶血弧菌, 11株溶藻弧菌, 6株威隆气单胞菌、2
株非O1群霍乱弧菌和2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小鼠急性毒性
试验,结果腹腔注射副溶血弧菌肉汤培养物的小鼠,在6~7 h
内全部死亡,注射非O1群霍乱弧菌培养物的小鼠在24 h内全
部死亡;注射11株溶藻弧菌肉汤培养物的小鼠,其中3株培养
物接种的9只小鼠48 h内全部死亡,另5株培养物接种的小
鼠48 h内,每菌株有1~2只小鼠死亡,其余3株培养物接种
菌株的小鼠均未死亡; 3株注射威隆气单胞菌肉汤培养物的9
只小鼠在48 h内全部死亡,其余3株48 h内每株有1~2只
死亡; 1株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肉汤培养物的3只小鼠在48 h
内全部死亡,另1株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肉汤培养物的小鼠,在
48 h死亡2只。
3·6 Dienes现象测定
分别从菜肴、米饭、生咸肉中分离的7株奇异变形杆菌与
12例病人中检出的变形杆菌进行拮抗试验,结果来源于食物
的菌株与分离于病人的菌株产生拮抗现象,而分离于食物中
的菌株之间有明显的融合性,未发生拮抗现象,为具有同源
性。
4 讨论
本起食物中毒潜伏期短,发病急,中毒症状重,病人与在
该食堂用过中、晚餐相关,相关危险度分别为OR=0·542和
OR=2·487,并从剩余食品中和某些原料中检出了与病人相同
的病原菌,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证实,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下水管道滴漏污染餐具,引起副溶血弧
菌、溶藻弧菌、威隆气单胞菌、非O1群霍乱弧菌、嗜水气单胞
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由于是多种病原
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复杂,从而给病因的确定以及预防、
治疗带来新的困难,而且近年来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
食物中毒在本市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现场调查发现二楼下水道滴漏污染一楼食堂餐具,而食
堂工作人员未加以清洗、消毒等处理,是造成本起食物中毒的
主要原因,加上食物中毒发生在炎热的夏秋季节,食堂的卫生
状况很差,厨房内苍蝇密度较高,病原菌繁殖快,进一步增加
了食物中毒的危险性,从生食品(咸肉)中检出奇异变型杆菌
可见食品原料已受到污染,说明该食堂的污染严重程度,发生
本次食物中毒是必然的。食堂人员要以本起食物中毒为戒,
提高卫生意识,加强工作责任性,管理者应强化食堂的食品卫
生管理,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监督力
度,尽早发现,消除隐患,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杜绝此类事件的
发生。本起食物中毒看起来是一件偶然事件,但随着学校食
堂社会化经行,一些经营者和工作人员为经济利益和度方便,
不遵守食品卫生等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本起食物中毒病原复杂,菌种多,由此给实验室分析带来
困难。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非O1群霍乱弧菌、嗜水气单
胞菌是国内外公认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单独引起的食物中毒
在本市发生过多次,也曾有过多次报道,但从一起食物中毒标
本中检出6种食物中毒病原菌在国内较少见。毒力试验结果
显示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非O1群霍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
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因而可确定该4种细菌是引起本
次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奇异变形杆菌也是一种常见的食
物中毒病原菌,常与食品的腐败有关,其致病性相对较弱,为
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分析其是否为同一菌型非常重要,但变形
杆菌的分型血清国内尚无供应,抗蔓延试验、交互凝集试验、
凝集吸收试验、双份血清试验等所需的检测时间较长一般不
常用,而该菌对动物试验的反应又不够典型,因此常用拮抗试
验来确定其同源性,食物中检出的7株奇异变形杆菌无拮抗
现象的结果,说明该些菌株具有同源性,因此,实验室将奇异
变形杆菌也确定为本次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威隆气单胞菌是
8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个致病性气胞菌新种,由其引起的食物
中毒报道甚少,一般情况正常人群的肠道中很少携带该菌,从
食物中毒病人的粪便中检出该菌6株,数量不少,可确定该菌
也是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之一。以前我市发生的食物中
毒中从未检出过该菌,因此,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在今后的食
物中毒调查中应加以检测。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泰豪律网希望学生食物中毒的案例,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