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犯罪

渎职犯罪

渎职犯罪概述

渎职犯罪,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或履行职责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从而妨害了国家机关公务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进而损害公民对国家机关公务的客观、公正、有效执行的信赖,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一犯罪行为不仅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还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渎职犯罪的历史背景

渎职犯罪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根基。自古以来,为维护阶级统治和社会秩序,中国历朝历代都普遍重视对官吏职务犯罪的打击。例如,在唐朝,唐律对官吏职务活动的内容、范围、职责和法律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对滥用职权行为的具体规定,如实政不修、擅改律令等。明朝和清朝的律法也延续了这一传统,对官员的渎职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和惩罚。到了现代,1979年中国刑法首次对渎职罪做了明确规定,并且在随后的法律修订中不断完善和细化。

渎职犯罪的主要类型

渎职犯罪主要分为两大类: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渎职犯罪除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外,还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以及报复陷害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等。而狭义的渎职犯罪则主要聚焦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上述行为。具体来说,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玩忽职守罪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应负的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

构成渎职犯罪,需满足以下要件:首先,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次,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的行为;再者,这些行为必须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最后,行为人主观上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这些构成要件共同构成了渎职犯罪的认定基础。

渎职犯罪的管辖与追诉

对于渎职犯罪的管辖,主要由监察委员会负责。监察法规定,监察委员会对涉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同时,对于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如徇私枉法罪、刑讯逼供罪等,则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在追诉时效方面,渎职犯罪的追诉期限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而定,通常从犯罪行为之日起计算,对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渎职犯罪的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渎职犯罪。例如,在某案例中,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滥用职权,导致某企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通过详细调查和分析,认定该工作人员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并依法对其进行了惩处。此外,还有玩忽职守导致的特大交通事故案例,虽然失职行为与事故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但行为人仍因其玩忽职守行为受到了行政处分。

全文总结

渎职犯罪作为一类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不仅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还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通过对渎职犯罪的概念、历史背景、主要类型、构成要件、管辖与追诉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犯罪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什么是渎职罪?渎职罪的刑责有哪些? (一)

渎职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纵容违法等行为,从而侵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或者人民利益,构成的犯罪。

渎职罪的刑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如果构成渎职罪,将根据其犯罪情节的轻重,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刑事处罚可能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在极少数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同时还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刑罚。

行政处分:

除了刑事处罚外,渎职罪的犯罪者还可能受到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这些行政处分旨在维护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和职业操守,确保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民事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渎职罪的犯罪者还可能因其行为导致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产损失,从而承担民事责任,进行赔偿。

纪律处分:

对于党员或公职人员来说,渎职行为还可能触发党的纪律处分或公职人员纪律处分,如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或者公职人员降级、撤职等处分。

总之,渎职罪的刑责是非常严重的,旨在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确保公务员队伍的职业操守和廉洁性。因此,公务员在履行职务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

渎职犯罪该怎么立案 (二)

渎职犯罪的立案标准涉及多种情形,具体如下:

人员伤亡:

导致死亡1人;

导致重伤2人;

导致重伤1人、轻伤3人;

导致轻伤5人。

严重中毒:

导致10人严重中毒。

个人财产损失:

导致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

虽未达到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

公共财产或法人、其他组织财产损失:

导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虽未达到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公司、企业等单位经营情况:

导致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

导致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合计达特定数额。

这些立案条件为司法机关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确保了渎职罪的立案程序严谨且公正,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公正。

渎职犯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三)

渎职犯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损失的量刑:

一般情况: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或个人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刑期一般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若情节特别严重,刑期则会增加至三年七年以下。法律规定更重刑罚:若法律规定有更重的刑罚,则按法律规定执行。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量刑:

一般情况:因徇私舞弊而犯罪的,刑期通常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若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刑期则会延长至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规定更重刑罚:同样,若法律规定有更重的刑罚,则应按法律规定执行。

重点内容:渎职犯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和损失的性质而定,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如造成的损失大小、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等。法院会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合适的刑罚。

什么是渎职罪,哪些人会触犯渎职罪? (四)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国家赋予的职权或者不履行、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破坏了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

网友询问:

什么是渎职罪,哪些人会触犯渎职罪?

广东俊玮律师事务所丁文怡律师解答: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公务活动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从而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从而构成的犯罪。

一是渎职罪是惩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此类犯罪,其他人员不能构成。

二是这类犯罪在实践中都是具体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国家权力或者不履行、不认真履行国家权力的违反自己职责的行为。

广东俊玮律师事务所丁文怡律师解析:

渎职罪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滥用职权

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2、玩忽职守

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商检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3、徇私舞弊

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对于渎职罪类的犯罪的立案标准大致可作如下总结:

(一)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或者轻伤9人,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的;

(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的;

(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渎职罪根据每一项具体罪名都有有针对性的立案标准,所以需要知道具体涉嫌什么罪名,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进行一一甄别、判断。

丁文怡律师简介

丁文怡律师,现为广东俊玮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在国内专业网站上发表过数篇论文,从业至今,承办了大量的诉讼案件,特别擅长办理刑事辩护、房地产、合同纠纷、婚姻家事等方面案件。

教师渎职罪立案标准 (五)

教师渎职罪立案标准如下:

1、教师收受教辅回扣,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2、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3、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4、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教师渎职罪的立案条件:

1、教师身份:涉案人员必须是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

2、违反职责:行为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违反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

3、后果严重:由于教师的渎职行为导致学生或者其他人员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4、主观故意或过失:教师的行为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即明知或应知其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未采取措施避免;

5、社会影响: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教育行业的形象。

综上所述,教师渎职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教师收受教辅回扣的处分,情节较重者会受到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者会被开除,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应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第一条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规定如下: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 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2人,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或者轻伤5人的;

- 导致10人严重中毒的;

- 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的;

-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的;

- 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上的;

- 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或者破产的;

- 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 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 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渎职犯罪的信息,欢迎点击泰豪律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