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禁烟令执行情况

正常人类的身份与北京禁烟令执行情况
身份,作为人类社会中个体存在的基本属性,不仅是我们自我认知的基石,更是社会关系的纽带。它通过多种角色定位、价值认同和社会互动构建而成,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社会协作。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其中包括对公共健康的保护,如烟草控制政策。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禁烟令的执行情况不仅反映了城市治理的水平,也体现了市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北京禁烟令执行情况的相关问答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一)
贡献者回答第一条为了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维护公众健康权益,创造良好公共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控制吸烟工作。
对吸烟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第三条本市控制吸烟工作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管理与自律相互结合,实行政府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的原则。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加强对控制吸烟工作的领导,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控制吸烟工作的财政投入,推进控制吸烟工作体系建设。第五条本市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相关行政部门的控制吸烟工作,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社会监督,开展控制吸烟工作的宣传教育培训,监测、评估单位的控制吸烟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对在控制吸烟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第六条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控制吸烟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控制吸烟的政策、措施,开展控制吸烟的卫生监督管理,受理违法吸烟的举报投诉,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定期向社会公示查处情况。
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交通、工商、公安、园林绿化、食品药品监督、市政市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烟草专卖等相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业或者领域内的控制吸烟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开展宣传培训,组织监督检查。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本辖区内的控制吸烟工作。第八条本市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控制吸烟的公益宣传,加强舆论监督。第九条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第十条下列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
(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
(二)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三)体育场、健身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
(四)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划定禁止吸烟的室外区域。第十一条除本条例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可以划定吸烟区。
吸烟区的划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和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二)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第十二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本单位日常管理,依法划定禁止吸烟区域,制止违法吸烟和不文明吸烟行为;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控制吸烟工作。
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自行实施全面禁烟。第十三条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有下列责任:
(一)建立禁止吸烟管理制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和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
(三)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提供烟具和附有烟草广告的物品;
(四)开展禁止吸烟检查工作,制作并留存相关记录;
(五)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可以利用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加强对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第十四条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和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在非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应当合理避让不吸烟者,不乱弹烟灰,不乱扔烟头。第十五条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发现吸烟行为的,可以行使下列权利:
(一)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
(三)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第十六条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公布吸烟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电话;对投诉举报的违法行为,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建立投诉举报及处理情况登记。
公共场所吸烟罚款怎么处罚 (二)
贡献者回答条例的执法主体是北京市及各区县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烟草专卖局和工商部门同时进行责任范围内的监管。
不听劝阻个人最高罚款200元
条例实施后,不听劝阻的个人,则会进行相应罚款。对于多次被举报的场所,相关部门可到现场取证处理。
2015年6月1日起,北京全市范围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将禁止吸烟;室外也对吸烟多有限制,如排队时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三条 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六条 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公民有权要求吸烟者停止吸烟;有权要求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履行本规定的职责;有权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违反规定的行为。第七条 检查人员对在本单位范围内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者,应当予以制止,并可处以十元罚款。检查人员对吸烟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向当事人出示由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的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办公室烟味太重怎么投诉 (三)
贡献者回答从2015年6月1日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全面实施,12320是受理违法吸烟的投诉举报热线,而在当时,热线是从上午8点开始受理举报。
电话询问了12320热线电话,客服人员称目前禁烟举报是24小时都可以接通,可随时致电举报。据介绍,从2018年12月1日起,原来的12320热线并入12345服务热线,但是职能不变,而之前是有工作时间的,目前都是24小时受理。
另外根据12320热线微博介绍:
北京12320热线在受理市民关于违法吸烟问题的投诉举报后,于当天立即转给执法部门。执法部门在接到工单后依法办理。并根据“谁办理、谁反馈”原则,由执法部门在7至15个工作日内回复投诉人,最长不超过30个工作日。
全球10%的心脑血管病死亡和全球12%的心脏病死亡归因于吸烟和吸入二手烟。遇到二手烟的市民要勇敢说不,拨打控烟举报投诉电话12320进行举报。
北京市禁烟管理规定 (四)
贡献者回答北京市禁烟管理规定是什么
北京市禁烟管理规定是北京市为了加强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的禁烟工作,保障公众健康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法规。该规定主要对禁烟范围、禁烟措施、监督管理和处罚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规定明确了禁烟范围,包括全市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宾馆饭店、餐饮场所等。这些场所均应遵守禁烟规定,不得在这些场所内吸烟。
其次,规定提出了具体的禁烟措施。例如,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内,应当设置明显的禁烟标识和监督电话;禁止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也不得在非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如果有人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场所管理者或经营者应当予以劝阻,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吸烟行为的发生。
此外,规定还强调了监督管理和处罚。市和区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加强对禁烟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如果违反禁烟规定,将会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
综上所述,北京市禁烟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法规。该规定明确了禁烟范围、禁烟措施、监督管理和处罚等方面,旨在加强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的禁烟工作。如果违反禁烟规定,将会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
【法律依据】: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十条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二)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展馆类公共场所;(四)影剧院、音乐厅、儿童剧场、娱乐场所等表演类公共场所;(五)体育场馆;(六)国家机关内部的会议室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办事场所;(七)客运公共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出租汽车、客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及其售票场所和等候室、候机室;(八)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以及面向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未成年人提供课后辅导服务的校外培训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北京禁烟令。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泰豪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