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刑事立案标准规定2010版

一、引言
背景与目的
随着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深入,经济犯罪形势日益复杂多变,对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愈发严峻。为及时、准确打击经济犯罪,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旨在细化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的立案追诉标准,提升执法效率和规范性。
二、主要立案标准
资助恐怖活动案
该规定明确了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实施恐怖活动个人的立案标准。资助行为包括为恐怖活动筹集、提供经费、物资、场所及其他物质便利。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涵盖预谋、准备及实际实施者,确保了对恐怖活动的全面打击。
走私假币案
针对走私伪造的货币,规定指出总面额在二千元或币量在二百张(枚)的案件应予立案追诉,有效遏制了假币流通对金融秩序的冲击。
经济欺诈类案件
包括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等案件,规定详细列出了立案条件。如虚报注册资本案中,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三十万元并占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等情形,均需立案追诉。这些标准有力地打击了经济欺诈行为,保护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信息披露违规案
对于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案件,规定明确了如造成股东、债权人直接经济损失累计在五十万元等立案标准,增强了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维护了资本市场的公平与透明。
妨害清算与虚假破产案
在妨害清算案中,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等情形需立案追诉。对于虚假破产案,规定同样列出了详尽的立案标准,如隐匿财产价值、承担虚构债务等,有效打击了企业逃避债务的行为。
三、总结
意义与影响
2010版公安刑事立案标准规定的出台,对于规范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工作、提升执法效率、保护经济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细化了各类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还为公安机关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减少了执法争议和不规范行为。同时,这些规定也增强了法律的威慑力,提高了公众对经济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立案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法治社会、维护经济安全贡献力量。
- 1、寻衅滋事2010立案标准?
公安刑事立案标准规定2010版的相关问答
寻衅滋事2010立案标准?
优质回答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及如何认定
一、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
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规定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通知第三十七条中,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二、寻衅滋事罪如何认定
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我们认为,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应该考察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开或者组织的方式等。
2、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结果是行为直接对社会造成损害。间接不良后果是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或间接引起的损害。行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杀,是否引起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是否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重要因素。
3、行为的时间和地点。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实施,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场所的滋事活动当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表明了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决定着行为人接受改造的难易程度。是否多次寻衅滋事、屡教不改,也是认定情节严重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公安刑事立案标准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泰豪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