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听到一些关于私自侵占他人财产的新闻报道。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受害者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私自侵占他人财产达到一定金额将构成犯罪行为,并可能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具体而言,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因地区而异,但通常情况下,私自侵占他人财产数额较大,例如超过五千元,就可能触犯刑法,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私自侵占他人财产多少金额可判刑 (一)

贡献者回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5000—10000元。数额较大:5000至20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各地方会根据这一标准制定自己的具体数额标准。
侵占罪的起点数额是指构成侵占罪所需行为对象的最低价值,它是侵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由违法向犯罪过渡的分界点。
依刑法第270 条的规定,侵占罪需侵占数额较大的财物方可构成,那么如何确定数额较大的起点呢有人认为,数额较大应参照盗窃罪的起点数额为宜,其理由是侵占罪的性质和危害近似于贪污罪,按常理分析,其起点数额可以参照贪污罪。
但是由于我国立法对贪污罪的数额标准限定过宽,使贪污罪的起刑点不合理,所以对于本罪的起点数额应参照适用盗窃罪的起点数额为宜(据最近有关司法解释,盗窃罪的数额较大为1000—3000元)。
犯罪数额与主观认识错误:在财产犯罪中,当出现行为人主观方面所认为的价格(价值)与财物的实际价格(价值)严重背离时,如何认定犯罪数额?这也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时无法避免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刑法理论中,行为人主观上的认识错误影响行为的定罪和量刑。
同理,财产犯罪中行为人对侵害财物价值的错误认识,也会影响到对行为人的定罪和量刑。刑法学界对主观认识错误下犯罪数额的认定也存在客观主义标准、主观主义标准和主客观相统一标准。
对于主观认识错误下犯罪数额的认定,不能片面的以行为人主观或者客观价值为标准,应当以“社会一般人认识”为基准。
即心智正常的一般社会人能够预见财物的实际价值时,财产犯罪数额应当以财物实际价值为标准;心智正常的一般社会人也无法预见到财物的实际价值时,财产犯罪数额应当以行为人主观认定的数额为标准。
侵犯财产罪的量刑标准 (二)
贡献者回答侵犯财产罪的量刑标准因具体罪行而异,以下是一些主要罪行的量刑标准概述:
1. 抢劫罪
一般情形: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加重情形:包括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以及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等,处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 盗窃罪
量刑标准依据盗窃金额、盗窃手段、盗窃次数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综合判断,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诈骗罪
根据诈骗金额、诈骗手段、诈骗次数及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因素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其他侵犯财产罪
如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其量刑标准均依据各自罪行的具体情节、金额大小、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并参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量刑。
总之,侵犯财产罪的量刑标准是一个复杂且灵活的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刑罚。在实际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决。
侵犯他人财产罪怎么判 (三)
贡献者回答侵占他人财产的判罚规则:
1、侵占他人财产的数额达到较大标准、拒不退还的,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数额达到巨大标准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应判处二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侵犯著作权罪既遂应这样处罚:以营利为目的,有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财产罪的种类有哪些
侵犯财产罪,包括13个具体罪名。依故意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占有型。
(1)公然强取型犯罪,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
(2)秘密窃取型犯罪,即盗窃罪。
(3)骗取型犯罪。即诈骗罪。
(4)侵占型犯罪,包括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其中,第一种类型又可以称为强制占有型犯罪,第二、三、四种类型又可合并称为非强制占有型犯罪。
2、挪用型。
即以挪用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3、毁损型。
即以毁损财物为故意内容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侵犯他人财产罪怎么判做出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侵犯财产罪能判几年刑期 (四)
贡献者回答侵犯财产罪作为一个大类罪行,涵盖诸多具体罪名如抢劫、盗窃、诈骗等,各罪名量刑幅度差异显著。
例如,抢劫罪通常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及罚金,但若涉及入户抢劫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抢劫等恶劣情节,则将面临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或被没收财产。
至于盗窃罪,根据涉案金额和次数,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而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者,将面临十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被没收财产。
刑期的最终裁定需结合犯罪性质、情节、数额、社会危害性以及罪犯的悔罪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泰豪律网关于侵犯财产罪的量刑标准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