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非公职人员受贿的认定规则
- 2、非公职人员贿赂怎么认定
- 3、非公职人员贿赂罪达到多少可以立案
- 4、非公职人员个人收贿赂立案标准
- 5、非公职人员职务侵占立案标准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非公职人员受贿的认定规则 (一)

答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犯下受贿罪,即非国企工作人员受贿罪,这是由于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通过利用职权获取他人财物,或是违法收取他人贿赂,为他人以权谋私。
另外,他们还可能在商业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取各种不当回扣、手续费,归为己有。
为此类犯罪构成的要素主要有:
(1)客体方面,该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的正常运营以及公平竞争原则;
(2)客观方面,行为人需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接受贿赂,或在经济往来中违规收取回扣、手续费;
(3)主体方面,本罪的实施者应为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包括董事、监事、经理、会计等行政人员、业务人员和普通员工;
(4)主观方面,本罪必须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非公职人员贿赂怎么认定 (二)
答非公职人员受贿主要指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于非公职人员受贿罪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条件:(一)主体条件: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非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指在该单位中从事领导、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如董事、监事、经理、厂长、财会人员以及其他受聘用从事管理事务的人员。(二)主观条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故意利用职务之便接受或索取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三)客体条件: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该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这些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正常运作和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四)客观条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权以及与这些职权有关的便利条件。索取他人财物是指主动向有求于行为人职务行为的请托人索要财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是指为请托人办事,接受请托人主动送给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行为人索要或收受他人财物,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或允诺为他人实现某种利益。数额较大是指接受贿赂即财物的数额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非公职人员受贿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依照刑法其他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非公职人员贿赂罪达到多少可以立案 (三)
答对于非公职人员的贿赂罪,何时达到立案标准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立案起点通常是行贿数额达到较大标准。具体而言,这一标准定在6万元至200万元之间,而200万元的行贿金额则被视为数额巨大。目前,对于这一数额起点是否仅针对个人行贿金额,还是也包括单位行贿的金额,法律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量刑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若数额较大(六万元二百万元以下),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可能被处以罚金。而如果行贿数额巨大(二百万元),则可能被判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能被处以罚金。
综上所述,非公职人员贿赂罪的立案标准涉及行贿数额的较大和巨大之分,具体的法定金额界限为6万元至200万元,不同数额区间对应不同的刑事处罚。
非公职人员个人收贿赂立案标准 (四)
答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受贿数额达到六万元。
2. 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且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多次索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损;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或调整。
行贿罪的罪行特征包括:
1. 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
2. 行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行贿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行为人主动给予受贿人财物。
3. 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 行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目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更多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非公职人员职务侵占立案标准 (五)
答非公职人员职务侵占的财产数额在二万元不满六万元,就达到了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这意味着,如果一个非公职人员因为职务原因侵占了公司或他人的财产,且金额达到了这个标准,那么他就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1、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侵占数额达到六万元的,即可立案。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的数额起点为六万元;“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为一百万元。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3、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职务侵占证据不足能不能立案
证据不足的,也可以立案(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即可),但是最终证据不足是不能定罪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涉及刑事案件,可以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有罪辩护,无罪辩护,罪轻辩护。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非公职人员职务侵占立案标准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一)贪污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二)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三)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四)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五)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的;
(六)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非公职人员贿赂罪50万案例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泰豪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