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什么内容 (一)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什么内容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以下7个内容: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这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实际收到的现金,是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重要来源。收到的税费返还:企业因各种原因收到的税费返还,也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一部分。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了销售和税费返还外,企业还可能收到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其他现金,如押金、租金等。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企业为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主要部分。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现金支出,也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的各项税费:企业按照税法规定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样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范畴。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了上述几项外,企业还可能因经营活动支付其他现金,如广告费、业务招待费等。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反映了企业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

现金流量指定科目有哪些 (二)

现金流量指定科目有哪些

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科目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分别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有关的科目.

一、经营活动

(1)收到现金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内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销项税金、销售材料、代购代销业务)

依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现金、银行存款

公式: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金+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租金)+应收帐款(初-末)+应收票据(初-末)+预收帐款(末-初)+本期收回前期核销坏帐(本收本销不考虑)-本期计提的坏帐准备-本期核销坏帐-现金折扣-票据贴现利息支出-视同销售的销项税-以物抵债的减少+收到的补价

2税费返还

内容:返还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

依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补贴收入、应收补贴款、现金、银行存款

3收到其他经营活动

内容:罚款收入、个人赔偿、经营租赁收入等

依据: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现金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

内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扣除购货退回、含进项税)

依据: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

公式: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金+其他业务支出(不含租金)+存货(末-初)+应付帐款(初-末)+应付票据(初-末)+预付帐款(末-初)+存货损耗+工程领用、投资、赞助的存货-收到非现金抵债的存货-成本中非物料消耗(人工、水电、折旧)-接受投资、捐赠的存货-视同购货的进项税+支付的补价

2支付职工

内容: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劳动保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其他福利费(不含离退休人员,在其他)

依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现金、银行存款

公式: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工资及福利费+应付工资减少(初-末)+应付福利费减少(初-末)

3支付的各项税费

内容: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四税"等各项税费(含属于的前期、本期、后期,不含计入资产的耕地占用税)

依据:应交税金、管理费用(印花税)、现金、银行存款

公式: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已交增值税等

4支付其他经营活动

内容:罚款支出、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支出、经营租赁支出等

依据: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二、投资活动

(1)收到现金

1收回投资

内容:短期股权、短期债权;长期股权、长期债权本金(不含长债利息、非现金资产)

依据: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现金、银行存款

2投资收益

内容:收到的股利、利息、利润(不含股票股利)

依据:投资收益、现金、银行存款

3处置长期资产

内容: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包括保险赔偿;负数在"其他投资活动"反映

依据:固定资产清理、现金、银行存款

4收到其他投资活动

内容:收回购买时宣告未付的股利及利息

依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现金

1购建长期资产

内容: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分期购建资产首期付款(不含以后期付款、利息资本化部分、融资租入资产租赁费,在筹资活动中)

依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2支付投资

内容:进行股权性投资、债权性投资支付的本金及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

依据: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现金、银行存款

3支付其他投资活动

内容:支付购买股票时宣告未付的股利及利息

依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三、筹资活动

(1)收到现金

1吸收投资

内容: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收入净值(扣除发行费用,不含企业直接支付的审计、咨询等费用,在其他中)

依据:实收资本、应付债券、现金、银行存款

2收到借款

内容:举借各种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依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现金、银行存款

3收到其他筹资活动内容:接受现金捐赠等

依据:资本公积、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现金

1偿还债务

内容:偿还借款本金、债券本金(不含利息)

依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股利、利息、利润

内容:支付给其他单位的股利、利息、利润

依据:应付股利、长期借款、财务费用、现金、银行存款

3支付其他筹资活动

内容:捐赠支出、融资租赁支出、企业直接支付的发行股票债券的审计、咨询等费用等.

什么是会计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现代理财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即: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现金流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理财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是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现金流量指定科目有哪些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属于利得吗 (三)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不属于利得,属于主营业务收入。

利得是与收入相类似的概念,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利得是某一会计主体除来自营业收入或业主投资得到的款项以外,源于偶发性或边缘性交易,以及来自一切其他交易或事项的业主权益(净资产)的增加”。

我国会计准则未将利得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要素,仅是引入了利得的相关概念,其界定与FASB基本相同:“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与收入相比较分析,利得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1)利得是企业的非经营性收益。利得是收入以外的其他利益,源于偶发性、边缘性的交易或事项,属于不经过营利性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所以,利得是一种非经营性收益,其一般是不可再生的。

(2)利得的获取不需要付出代价。利得作为非经营性收益,其并不是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即获取时一般不需要付出代价。鉴于利得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耗费相配比,故其反映的是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是什么意思 (四)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取的现金收入。在日常业务活动中,这一指标是衡量企业销售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数值高于营业收入时,可能意味着企业应收账款出现增加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存在两种可能的原因。首先,企业可能在往年收到了较多的货款,同时在本年度内发生了较大的赊销行为。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将收到的往年货款记录为“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入”,并将新的赊销记录为“应收账款”。其次,企业可能收到了预收账款,但这笔款项尚未达到确认收入的条件。此时,企业会将预收账款记录为“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流入”,并在后续业务完成后调整为“预收账款”。

理解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与管理,评估销售策略的有效性,优化现金流,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经营活动现金流具体有哪些 (五)

经营活动现金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这是企业通过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现金收入。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这部分现金流包括企业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用以及社会保险等与员工相关的支出。

支付的各项税费:

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规缴纳的各种税费,如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也是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这部分现金流包括企业从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收入,如租金收入、拆借利息收入、政府补助等。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

这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表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总额减去现金流出总额后的净额。它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收支的整体状况,是衡量企业经营现金流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

相信关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泰豪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