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宪法小知识宣传单(小学法律小常识10条) (一)

小学生宪法小知识宣传单(小学法律小常识10条)

贡献者回答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必须服从宪法。

2.我国的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它们应相互合作、相互监督。

3.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4.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国家给予特殊、优先保护。

5.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这一权利。

6.窃盗罪是指未得到主人同意而擅自取走他人财物。

7.恐吓取财罪是指用恐吓、威胁、暴力等手段向他人索要财物。

8.强盗罪是指用武器或其他危险物品威胁他人,强行夺取财物。

9.伤害罪是指因打架造成他人身体或健康上的伤害。

10.施打、吸用毒品是违法行为,影响身体健康。

11.赌博罪是指在学校玩耍时用金钱或物品作为赌注进行赌博。

12.毁坏公共设施罪是指在学校或公共场合破坏、毁损或丢弃公物。

13.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15.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得在马路上骑车。

1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应免费或优惠开放给未成年人。

17.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18.学校应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19.学生乘车时应注意安全,如头部、手不要伸出车窗外,上、下车不要拥挤等。

20.学生行走时应注意安全,如靠右侧靠边行走,不要在公路上追跑、玩游戏等。

十条最常用的法律 (二)

贡献者回答十条最常用的法律是什么

1. 刑法

刑法是规范刑事犯罪行为和相应刑罚的法律体系。它涵盖了谋杀、盗窃、欺诈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处罚。

2. 民法

民法涉及个人和财产关系,包括合同法、侵权法、物权法等。它规定了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财产的取得、转移和管理。

3. 行政法

行政法规定了政府机关的组织、职能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它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政府行政活动的法律依据。

4. 劳动法

劳动法是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它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和工时的规定、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

5. 婚姻法

婚姻法专门涉及婚姻家庭关系,包括结婚、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配等法律规定。

6. 合同法

合同法是关于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的法律。它规定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

7.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旨在保护创新和创意成果,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用以保护发明、商标和作品等知识产权。

8. 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是关于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律。它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以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

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虚假广告和不公平交易。它规定了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和消费者维权的途径。

10. 国际贸易法

国际贸易法是关于国际贸易规则的法律。它包括关税和贸易壁垒的规定,以及国际贸易争议的解决方式。

列出的法律是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和广泛适用的,但法律体系庞大复杂,具体应用时需结合实际情况解释和适用。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10个必知的婚姻法律小常识 (三)

贡献者回答10个必知的婚姻法律小常识

1、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2、办理结婚登记所需资料:双方身份证原件、双方户口本原件。

3、夫妻共同财产:工资和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明确表明赠与一方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4、协议离婚的办理机关:双方中任意一方的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或原婚姻登记机关。

5、协议离婚所需资料:双方身份证原件、双方户口本原件、双方结婚证原件、一寸免冠照若干张。

6、法院判决离婚的法定事由(诉讼离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7、索要精神损害赔偿的事由:(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8、一方少分或不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定事由: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

9、小孩抚养权的问题:两岁以下的小孩,抚养权一般归女方;两岁到10岁的小孩,抚养权一般根据有利于小孩成长来决定,需要衡量双方的教育、经济、工作、性格等各方面因素;10岁的小孩,抚养权一般根据小孩意愿来决定。

10、小孩抚养费的问题: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50%。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抚养费一般按月给付,一般支付到小孩18岁止。

你应该知道的十个法律小常识 (四)

贡献者回答你应该知道的十个法律小常识 一、未成年犯罪不负全责

解释:未成年人因其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其所犯罪行的性质和后果往往缺乏充分的认知。因此,在法律上,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二、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

解释: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但这一自由并非绝对。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传播虚假信息。 三、签订合同需谨慎

解释:在签订合同时,双方需遵循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合同一旦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违约方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盗窃、侵占他人财物属违法行为

解释:无论是盗窃还是侵占他人财物,都是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处罚。 五、驾驶机动车辆需遵守交通规则

解释:驾驶机动车辆上道路行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如闯红灯、超速行驶等,都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六、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文件

解释: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者在签订合同前应了解其内容,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七、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

解释: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在内知识产权,是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依法受到保护。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八、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解释: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传播信息同样需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散布谣言、侵犯他人名誉等。 九、犯罪嫌疑人有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

解释:无论身份地位,犯罪嫌疑人都享有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包括接受证据调查、辩护等。 十、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公民提供帮助的一种制度

解释:对于因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律师费用的公民,或者涉及特定领域的案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会为其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就是你应该知道的十个法律小常识。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常用法律知识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泰豪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