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扰乱别人正常生活犯什么罪
- 2、如果故意监控他人的手机被抓怎么判
- 3、民事合同可以规定刑事责任吗
- 4、民法典骂人怎么处理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扰乱别人正常生活犯什么罪 (一)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扰乱他人家庭正常生活的行为,无疑是违法的,且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明确规定,行为人若因过错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并造成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若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而其无法证明自己无过错,则仍需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指出,即使行为人无过错,若其行为造成了他人的民事权益损害,且法律规定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那么行为人仍需依法负责。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若侵权行为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如果故意监控他人的手机被抓怎么判 (二)
优质回答1. 监控他人手机不属于刑事犯罪行为,而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因此,通常情况下,不会因为此类行为而被判处刑罚。
2. 实施监控行为的个人侵犯了被监控者的隐私权,被侵权者有权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行为、赔偿损失等。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如果法律有规定惩罚性赔偿,应依照法律执行。这些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除了这些明确的人格权,自然人还享有基于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民事合同可以规定刑事责任吗 (三)
优质回答在民事合同中当然不可以规定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由《刑法》明确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权利规定刑事责任。在我国,刑事责任主要有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拘役,管制等,附加刑有罚金,没收个人财产等刑罚。 一、民事合同可以规定刑事责任吗
民事合同不可以规定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法定的,不是民事合同可以约定的。
刑事责任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中确定的,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并由专门机构执行的最为严厉的国家强制措施。根据《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1)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犯罪分子只能判一种主刑。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是既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的刑罚方法。即对同一犯罪行为既可以在主刑之后判处一个或两个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判处一个或两个的附加刑。附加刑分为罚金、没收财产等。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者附加适用驱除出境。
二、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区别有哪些
1、产生的原因不同:
民事责任是平等主体间因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当事人所约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
刑事责任则是因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
在处理民事责任时,适用的是民事法律规范,如《民法典》等。
在处理刑事责任时,则适用《刑法》。
3、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为接受刑事处罚。
4、追究责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责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则,由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再由法院判决。
刑事责任则主要由国家司法机关予以立案侦查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在符合《刑法》规定的指定情形的,也可以由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在签订或履行民事合同的时候,如果涉嫌刑事犯罪,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总的来说,刑事责任不是民事合同中可以约定的内容,而且签完合同后,即便对方不履行合同约定,承担的是违约责任,除非涉嫌合同诈骗的,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民法典骂人怎么处理 (四)
优质回答法律分析: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如果辱骂的程度非常严重,比如长期辱骂、捏造事实辱骂或者使用暴力方式辱骂,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刑事控告,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侮辱、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同时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这种情况属于刑事犯罪案件,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而需要向公安机关控告。侮辱他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才以犯罪论处。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
2、无缘无故的骂人,较轻的会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公然侮辱他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侵犯了被骂者的个人隐私或是造成了毁坏被骂者名誉的后果,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如果骂人的方式和内容再有所升级,还可能触犯刑律,构成诽谤罪。 派出所没有对骂人者怎么处理的相关规定。即使因骂人引起纠纷也以调解为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泰豪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民法典/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