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书是九年,问一下上诉的话能减刑几年 (一)

法院判决书是九年,问一下上诉的话能减刑几年

最佳答案刑事诉讼法第221条第2款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减刑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的条件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确有悔改表现是指罪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或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的: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刑事案件上诉会影响减刑吗 (二)

最佳答案刑事案件上诉会不会减刑,关键看一审判决是否证据充分,适应法律是否正确。一般刑事案件二审不开庭审理的,除非是判处死刑或证据和法律适用有问题,至于是否会减轻处罚,要看具体的案件证据材料的。

【法律分析】

上诉后服刑的期间可以减刑,但只有符合减刑条件才能减刑。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刑事申诉不影响减刑,能否减刑只看犯人是否达到减刑的条件,和是否申诉无关。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核实属实的;3、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创新;4、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5、在抗击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方面表现突出;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上诉了,又维持原判,入狱后会影响减刑吗? (三)

最佳答案上诉后维持原判,入狱后并不会影响减刑。具体来说:

维持原判与减刑无关:上诉是法律赋予被告人的权利,无论上诉结果如何,只要最终判决生效并开始执行,被告人在狱中的表现将成为影响其是否能获得减刑的主要因素。狱中表现决定减刑:在狱中,如果被告人能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并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那么就有机会获得减刑。特殊情况除外:当然,如果被告人在狱中表现不佳,如有违纪行为、抗拒改造等,那么将不利于其获得减刑。

因此,上诉后维持原判并不会直接影响减刑,关键在于被告人入狱后的实际表现。

刑事案件判了一年,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后二审判决会减刑吗? (四)

最佳答案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提起上诉,是否能改变判决减轻处罚,还要由二审法院审理后根据案情决定。并不是上诉就会减轻处罚。

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上诉影响减刑吗 (五)

最佳答案上诉不会影响今后减刑。犯罪嫌疑人不服刑事诉讼一审结果,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的,二审人民法院不会对其加重刑罚,同时也并不会影响被判处实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后的减刑标准。《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相信关于胜利上诉后获得减刑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泰豪律网的其他栏目。